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
1、政策适用于所有固体矿产开发企业,但不包括放射性与海洋矿产开发者。涵盖矿产开发各阶段,如规划、建设、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全程管理。遵循“防治并重,建设并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2、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三)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3、同时,要强化排水设施,防止水源污染,保护地下水系统。废水、废气处理方面,酸性、高矿化度和特殊污染物废水需研发高效处理技术,煤矿瓦斯应回收利用。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需通过安装除尘装置和湿式作业等手段进行控制。在固体废物管理上,要确保堆存场所的环保,采取防渗和排水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和地质灾害。
矿山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
矿山的开采与资源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更好的开采条件,开采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
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乱采滥挖,防止矿产资源的损失、浪费或破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管控,可以有效保护矿产资源,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导致的环境问题。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全过程控制,将环境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是实现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必要途径。
建设绿色矿山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产资源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它强调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又要最大限度地做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绿色矿山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科技创新与智能化、企业管理与社区和谐。首先,资源高效利用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这要求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通过改进采矿方法、提高选矿回收率等措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环境保护:在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矿山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矿山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开展经济社会活动,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部署资源勘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
1、对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第二,是对矿地复垦的监督。(一)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矿山环境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既生产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广泛、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平衡。
2、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制度是指依法对矿山环境保护,进行监督检查管理的行为的总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既能生产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广泛、直接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平衡。
3、他们负责检查矿山企业和管理企业的主管部门是否正确执行了矿山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在矿山建设工程中,他们参与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并在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监督,确保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得到严格遵守。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还会定期检查矿山的劳动条件和安全状况,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4、矿山监管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对矿山开采和运营进行的约束和管理。目的是保护矿山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障矿工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监管主要包括规划审批、环保评估、建设管理、生产经营、安全监管等方面。
5、露天煤矿要做到“四无、两有、一整齐”,即道路、水沟无污泥、积水、杂物,设备桌椅表面无油污、灰尘,室内门窗无蜘蛛网,室内五米之内无杂草、杂物械设备转动部位又防护罩,坑、濠、池、沟有盖或护栏材料成品堆放整齐。
6、矿山修复需要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政府、矿山企业、社会投资方、公众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修复企业诚信档案和信用积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