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1、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本办法。
2、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开采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矿产资源法律责任等。
3、在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分别以第240号、第241号和第242号令颁发了三项重要的行政法规,即《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统称“三个办法”)。自那时起,这三个法规开始实施,对于有效地推动矿产资源法的贯彻执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4、法律依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照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以上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30年;中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20年;小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10年。
5、取得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开采登记代理人员资格需通过考核,由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申请资格考核者需满足一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要求,并且有地矿行政管理经验。申请矿产资源勘查登记代理机构资质认证,需具备法人营业执照、一定数量的合格代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对矿产资源实行宏观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微观经济掌握在具有独立利益的企业手中(包括国家出资的国有企业),矿产资源生产者可以通过出资获得资源,所以他们都是根据市场信号的变动,将其掌握的经济资源投入到自己选择的生产方向上去。
【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家依法管理和保护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应纳入同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实施,是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
按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根据国家或地区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和产业政策等要求,主要对矿产资源开采量和矿业权设置(投放)实行控制管理。通过规划中长期调控指标、年度调控指标和调控措施进行管理。矿产资源总量调控是对矿产资源开发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统筹考虑和安排矿产资源的“引进来”与“走出去”,推进矿产资源利用的对外开放,根据不同矿产的资源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矿产品进出口政策及其财政税收政策,出台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通过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宏观配置;通过矿产资源政策研究、制定与实施,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进行宏观调控;通过矿产资源勘查、矿山生产过程中储量报告的审查批准来摸清矿产资源家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通过规划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在宏观层面的合理分配;政策研究和实施则为矿产勘查和开发活动提供宏观指导,确保其在经济发展框架内的有序进行。
矿产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其次,要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采矿效率,降低采矿成本。同时,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
继续合理开发利用国内矿产资源,加强地质勘查,探明急需矿种储量。2)适当利用国外矿产,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国内特殊矿种储量。3)努力减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有效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执行地勘成果有偿使用,做好矿山风险评估。
调整矿业的产业定位(将矿业由第二门类调整到第一门类),采取“多予少取”的产业政策;调整和完善资源税费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推动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矿产开发全成本核算,实现矿业开发成本内部化,建立开采补偿勘查、开发补偿保护、矿山补偿周边社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综合补偿机制。
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平。坚持技术创新。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是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自主创新,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做研发、推广先进技术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志愿者,积极促进矿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矿产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燃料的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渣、废液、废气及生产过程中的水、气进行综合利用。 矿产综合利用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人类环境的有效手段。综合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中有用的组分,可使一矿变多矿,小矿变大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是一个全面深入的教材,由《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系列出版。该教材共分为十二个详细章节,涵盖了矿产资源的各个关键领域:首先,读者能够了解到矿产资源的基础概述,包括其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接着,章节深入探讨品位与储量的计算方法,这对于理解资源的可用性和价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