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在区队中如何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理?
1、施工区队对本施工现场内各专业危险源负有辨识、风险评价和现场控制的责任,侧重于控制措施的落实和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其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否准确和合理,由各专业部门审查认可。专业技术部门与施工区队的危险源清单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较大区别。
2、煤矿是风险种类、数量较多的行业,应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果仅仅将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重大危害采用定量计算方法进行评价,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风险评价过高,未考虑实际控制的效果,制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不适宜;二是风险评价过低,不能反映本矿的特点,容易在体系运行总造成疏忽和遗漏。
3、危险源辨识要坚持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不能走过场。班组要组织本班成员对本班所管辖的区域、作业进行分析,找出存在危险源,再识别每个危险源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4、只有强化安全管理,严格制度落实,提高安全执行力,才能构筑安全屏障。煤矿主要作业点就是井下现场。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
5、煤矿发生事故,依据事故调查情景,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领导进行行政问责,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xxx人民政府 承诺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煤矿安全保证书5 对煤矿企业来说,安全是其经营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任何的生产活动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6、煤矿应当立足于管大系统、控大风险、防大事故,采取“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方式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安全风险分类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以“人、物、环、管”四大要素为依据,分为岗位风险、物的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四大类。
煤矿区队用奖分制度吸引工人多出勤合法吗?
1、天下煤矿一般黑我们这也按分,可恨的是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只要多休一个班,就少一千多,上个月哥上了十五个班,累死累活的,麻痹的开了两百多,气死我了。
2、班组长有权制定班组内部奖金分配方案,报区队(车间)领导审批后,对班组成员进行考核,并按规定分配班组奖;有权按照规定对本班组违反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人员进行处罚。 安全生产组织权。班组长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和本班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劳动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调整生产部署。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采取委托培养、设立定向奖学金、偿还助学贷款、提高就业待遇等措施,培养采矿、矿建、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的学生,同时培养好技术工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选送有基层工作经验、热爱矿山事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先进模范人物到大专院校脱产学习,培养后备人才。
4、严格落实各管局下发的劳动定员的规定,健全完善劳动定员相关制度。
5、核算员及时公布职工出勤、得分并上墙公布,做到无差错。 严格财经纪律,遵守矿及工区的各项规章制度。 核算员依据施工现场的生产条件,根据工区安排及时修订定额。 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徇私舞弊,严格按工区规定考核。 核算员负责《原始记录单》的整理存档工作。
煤矿工作反思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工作的反思,检讨,并制定出适合工作进行的策略,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煤矿工人工作总结心得,欢迎大家学习和参阅。
煤矿工人工作总结报告二 根据公司统一安排,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做风涣散的必然结果,也是与我们时代要求---树新风,讲文明,背道而行。经过几天的反思,我对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成长经历进行了详细回忆和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大反思一: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反思 我们煤矿工作与大自然做斗争,其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有时事故又难以回避。从全国各地的矿难事故及安全事故不难看出,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
防止相关的事故再次发生。结语 本次宜兴煤矿运输事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有着极大的挑战和警示作用。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企业问题,更是整个社会问题,各方面应该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让安全成为所有人的责任,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