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捕捞属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工属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利用;潮汐发电属于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航运属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则体现在发展海洋运输和建设海底隧道等方面,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缩短了陆地交通距离。(5)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建设海滨浴场、潜水等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地区经济带来了繁荣。
我国海洋资源的态势 、特点及分类 我国的海洋资源态势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都与资源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国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东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岸线漫长,港湾众多,海域辽阔。
目前开发海洋的方式主要有:渔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底隧道等,今后科学家们还将在海洋搭建深上人居城(全封闭可移动),以及深水乐园等。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勘查的矿种有:滨海砂矿、建筑砂砾石、滨岸平原地下卤水、海底煤矿、石油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多金属结核(壳)等。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是地矿行政管理的一项经常性、重要性工作。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的监督管理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近年以来,国际市场钼铁价格总体持续上涨,钼铁出口量持续增长,钼矿资源的开采浪费现象更加凸显,加之受矿租赁时间等原因影响,一些个体矿主为追求自身利益,进行掠夺式开采,一些品位低的钼矿不能有效开采,浪费国家的钼矿资源,大大缩短了矿山的服务年限。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1、这些矿产资源的勘查程度差异较大,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特别是石油资源探明程度较低(与资源量或地质储量比),石油探明率约20%、天然气约10%,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仅刚起步调查。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就更低了。 1 管辖海域石油天然气 1 近海海域 我国近海海域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
2、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率低;综合利用技术欠缺,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乱采滥挖,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环境问题严重。
3、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是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中新社北京2022年9月21日电中国自然资源部21日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发现,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共计173种。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资源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矿产 171 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 153 种,在世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煤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 产量居第一位) ; 硫铁矿和磷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时期,也是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居高不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资源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
考虑到民采小矿的分割开采等因素,剩下的矿产地可以投入开采或通过进一步工作提供开采的比例还要更低,探明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的可供性进一步降低,中长期后备资源难以保障,有些矿种和矿山企业在近期就将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导致资源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近10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增速比前10年平均值提高0.5~1倍,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0.5~1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铜、铝等大宗支柱性矿产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50%。
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铜资源状况 尽管全球每年矿产铜金属规模超过1000万吨,但随着全球铜矿勘查投资的增加,新的铜资源不断被发现,世界铜资源储量总体呈增长态势。然而,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危机导致铜矿勘查投资减少,2009年世界铜资源储量略有下降。
我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概况
1、我国的非金属矿工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非金属矿产品仍以原矿和粗加工产品为主,综合利用水平低,耗矿水平高,产品档次低,品种少,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差距与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非金属矿生产国之一,在世界工业矿物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2、河南省非金属矿产开发主要是乡镇企业,多数规模小,开发利用技术落后,近年来虽然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引进的一些国外技术和设备也多用以深加工工业。
3、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发展,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向多样化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途日渐广泛,附加值不断提高;可利用的非金属矿种类不断扩大,新利用的矿种常呈现出许多独特性能;早期开发的许多矿种,会不断出现新的用途。
4、目前,非金属矿产在我国利用得比较广泛,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 农业方面 人们为了提高并保持农作物的产量,在农田中大量使用由磷、钾矿石生产的磷肥和钾肥以及农用轻稀土,为农业的丰收作出了贡献。
5、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繁衍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开发利用了大量非金属矿产。
6、不同矿种间可以互相替代,但工业技术指标不同。(4)矿产种类繁多。20世纪初只能利用约60种,现在已达到200种以上,并随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呈现加速发展变化的趋势。我国已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矿种据统计已达130种。(5)原矿价格低廉,深加工后用途广泛,利润空间大。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5]对策分析 我们应从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和目前的现实出发,遵循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 并结合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 制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物多样性减少: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人口问题突出。首先,庞大的人口规模对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其次,人口老年化问题严峻,青少年人口比重严重偏低。使得我国老年抚养系数快速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加剧、老年医疗和养老等问题突出。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质量现状 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 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
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提前实现了本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近20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西部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